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依法開展備案審查工作

清理法規 平等對待企業(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本報記者 金 歆

2025年09月12日08:4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推動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

  “要求建設單位交存物業保修金的規定不符合上位法的規定,增加了企業負擔,應當予以糾正”“規定申請從事網約車經營的平台公司應當在本市設立分支機構,屬於不合理、不必要的措施”……近年來,針對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對法規、司法解釋等依法開展備案審查,推動和督促制定機關糾正處理各類規范性文件,助力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

  修改交存物業保修金規定,減輕企業負擔

  “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優化營商環境,進而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是近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開展備案審查工作的一項重要目標。”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法規備案審查室主任嚴冬峰說。

  陽光爬過塔吊頂端,鋼鐵腳手架分布在未封頂的樓體周圍,穿著橙色工裝的工人攥著安全帶在架體間移動……

  “聽說企業交物業保修金的規定要修改,這對我們民營企業,還有整個建筑行業,確實是極大的利好!”在黑龍江一工地,某建設單位負責人艾某十分高興。

  什麼是物業保修金?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法規備案審查室處長張曉楠介紹,許多地方性法規中有建設單位應當交存物業保修金的規定。這些地方性法規中規定的物業保修金,主要用於保証建設單位在物業保修期內承擔物業保修責任。

  “物業保修金對我們建設單位來說,確實是一筆不小的負擔。”艾某說,關於收取的數額,各地規定不同,一般規定按照物業建筑安裝總造價的1%—3%收取,比如總價1億元,建設項目完成驗收前,企業就要額外拿出300萬元給住建部門留存。

  2024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對物業保修金相關規定進行了專項審查。經審查發現,11個省份31件地方性法規中有建設單位應當交存物業保修金的規定。

  “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規定,設立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涉企保証金,應當有法律、行政法規依據或者經國務院批准。”張曉楠表示。顯然,地方性法規要求建設單位交存物業保修金的規定與之相悖,還會增加企業負擔,應當予以糾正。

  目前,有關地方人大常委會均同意對相關規定盡快作出修改並書面提出處理計劃和時限,絕大多數地方人大常委會已完成了修改廢止工作。

  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一直是備案審查工作的重要目標。今年5月,民營經濟促進法施行,全國人大常委會隨即對涉及民營經濟發展的法規、規范性文件組織開展了集中清理。目前,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中。

  清理外地企業在本市設立分支機構的不當規定

  王連(化名)是某網約車平台企業的負責人。近年來,公司業務發展很快,但在向一些城市拓展業務的時候,卻遇到了一些新問題。

  有的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規定,申請從事網約車經營的,應當在本市設立分支機構。

  “畢竟辦理相關的手續會耽誤時間,增加企業成本。而且,規定網約車平台到地方運營,必須設立分公司,這符合國家的法律和相關政策嗎?”王連表示,自己企業會按要求設立分支機構,但同時也希望相關規定能得以優化。

  企業有所呼,立法機關有所應。

  2024年上半年,某省人大常委會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報送了其審查糾正某市規范性文件中關於要求外地企業在本市設立分支機構的規定的案例。

  以此為契機,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對現行有效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中關於要求外地網約車平台公司在當地設立分支機構的規定開展了專項審查。經梳理,共有3件地方性法規和2件地方政府規章存在相關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審查認為,這些規定,不符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相關精神,不符合國務院《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等上位法有關規定,屬於不合理、不必要措施。

  “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清理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法規政策工作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從去年開始組織開展了相關地方性法規清理工作。”嚴冬峰介紹,清理工作中發現需要修改或者廢止的地方性法規、單行條例和決議決定共178件。

  例如,某省農業機械化促進條例規定從事農業機械維修經營的需取得農業機械維修技術合格証書,審查發現國務院已取消相關行政許可事項,這一規定沒有上位法依據﹔某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條例規定土地開發及各項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投資建設者應當與開發區及其所屬企業合資或合作興建,審查發現其對域外企業從事經營活動進行了不平等對待。目前,這些規定已協商修改。

  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寧立志表示,要在公平競爭審查與備案審查之間建立起有效的銜接機制,在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剛性約束的同時,提高備案審查的效率和質量,充分保障市場公平競爭。

  依法糾正身份、性別等就業歧視現象

  “沒有本地戶口,連出租車都不讓我開了?”劉先生長期從事出租車駕駛工作。2020年,他跟隨家人來到某市生活。可當他申請資質,想要繼續開出租車的時候,卻遭遇了“晴天霹靂”:“幾十年的吃飯手藝不讓用了。”

  原來,劉先生去辦理出租車營運資質時,交通運輸部門工作人員告知劉先生,根據當地出租汽車管理條例規定,從事客運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的駕駛員應當具有本市戶籍。

  “開出租車和戶籍有什麼關系”“我們很多人的出租車還是轉讓來的,不讓開了會有不小的經濟損失”……和劉先生一樣,許多遇到相關問題的司機也十分著急,就把情況反映給了人大代表。

  “5個城市的地方性法規為出租汽車駕駛員設置准入門檻,構成就業歧視,阻礙了出租汽車行業‘穩就業’功能的實現,建議審查。”一封多名全國人大代表聯名的審查建議,被送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

  2022年8月,又有學者對其他9個城市出租汽車管理條例中的類似規定提出審查建議。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引導勞動力要素合理暢通有序流動’‘營造公平就業環境,依法糾正身份、性別等就業歧視現象,保障城鄉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權利’。”嚴冬峰介紹,在這一背景下,地方性法規將具有本地戶籍作為在本地從事出租汽車司機職業准入條件的規定,不符合改革要求,應當予以糾正。目前,審查建議涉及的14個城市已完成相關條例的修改工作。

  “備案審查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憲法監督制度,也是保障憲法法律實施、維護國家法治統一的重要制度。”嚴冬峰說,近年來備案審查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如“不繳物業費不能參選業委會委員”“不繳停車費即罰款”等規定得到了及時糾正,各地的立法機關要守住立法權力行使的邊界,更好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12日 16 版)

(責編:唐宋、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