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河村新貌。 鄰水融媒 鄧鵬 攝
村民在積分超市裡兌換物品。
盛夏時節,行走在鄰水的鄉野大地,文明新風扑面而來。
從王家鎮鬆林村的“積分超市”兌換熱忱,到岩河村的“院壩會”共話新風,一處處生動實踐,正轉化為鄉村治理創新的內生動力,悄然改變著鄉村面貌與村民的精神風貌。
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在綠意蔥蘢的田野間蔚然成風。
“紅黑榜”上見文明 積分超市“兌”活力
這幾天,王家鎮鬆林村的積分超市裡格外熱鬧,正在用積分兌換物品的村民臉上洋溢著喜悅。
記者走近一問得知,6月底,該村剛完成了對今年5月至6月村民家庭和個人表現的公開評比。每次評比的分數可換算成實實在在的積分,村民可以通過積分在積分超市內兌換相應物品。
當天,正是積攢了足夠積分的村民前來“換購”家庭日用品的時候。
“我家積極參與村裡的環境衛生整治,還主動幫助鄰裡,攢了不少積分,這次兌換了洗衣粉,太實用了。”村民文由德拿著兌換的物品,笑容滿面。
這樣的場景,在鬆林村並不稀奇。“一榜兩評”,即通過設立“紅黑榜”,對村民在環境衛生、文明行為等方面進行量化評比,每兩個月評選出表現優秀的“紅榜”家庭和有待改進的“黑榜”家庭。同時,開展文明戶和衛生家庭評選活動,激勵村民積極參與鄉村治理,共建美好家園。
為了確保“一榜兩評”工作的公平公正,村裡成立了由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和村干部組成的評審小組。他們定期入戶走訪,嚴格按照評比標准,對村民的庭院衛生、垃圾分類、鄰裡關系等進行打分。
“我們秉持公開透明的原則進行評比,讓大家心服口服。”鬆林村黨支部書記游啟軍介紹。
在“一榜兩評”的激勵下,鬆林村的文明鄉風日益濃厚。過去,部分村民環境衛生意識相對淡薄,垃圾隨意丟棄,如今,家家戶戶都自覺打掃庭院,主動維護公共區域衛生,鄰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