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5日06: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
北京中關村青年創業者
家國情懷是更深沉動力
本報記者 魏 薇
走進91金融互聯網科技公司的前台,一條標語映入眼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在創始人、80后黨員許澤瑋看來,“創業5年多,正是借助好政策,員工從幾個人到幾百人,資產從百萬元到百億元。”
許澤瑋在創造價值的同時,也在努力傳遞價值。91金融建立了多個眾創空間,為更多創業者服務。“我們是國家戰略的受益者,更要做國家戰略的支持者。家國情懷是更深沉的動力。”
入駐91眾創空間的北京雲視萬維科技公司,將人工視覺核心算法應用到體育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劉延鋼說:“十九大報告中表示將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我們更有信心和動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貢獻。”
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這樣的高新技術企業還有很多。目前,示范區有近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其中3273家年收入過億元,是2011年的2倍。
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黨組副書記、主任翟立新表示,將深入學習十九大報告,將報告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到中關村創新發展各項工作中,更加注重推動硬科技創業,更加注重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雙創,更加注重支持青年人創新創業,更加注重優化營商環境,加速打造“中關村升級版”。
中車長春軌道客車公司高鐵工人
中國工人也要走向世界
本報記者 李家鼎
“齊活,出廠!”
羅昭強調試完最后一組設備,已是10月23日晚上9時多了。130多個檢查項目,每輛車7天的調試周期……這是高鐵“復興號”首單25輛列車出廠前最后一關。作為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的車輛裝調工,羅昭強加班加點已有好幾個月。
“擼起袖子加油干,現在干得更帶勁,更有目標了。”羅昭強說,作為一名黨員,十九大召開以來他每天都關注新聞。“‘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當我聽到這句話時,內心無比自豪。現在技術工人的發揮空間越來越大,我們經常能與集團內的首席科學家研討,公司去年拿出超過500萬元獎勵工人創新成果。”羅昭強說。
為了調制出最優良的列車,羅昭強團隊研發了“地鐵調試智能培訓設備”。去年美國春田工廠經理來到長春軌道客車公司,對這套設備愛不釋手。如今,200多項由羅昭強團隊研發的成果已運用在高鐵動車組和地鐵列車上。“我們用行動証明了什麼才是‘中國智造’!”
“隨著中國軌道列車走向世界,我們都在加緊學外語,中國工人也要走向世界!”羅昭強笑著說。
安徽鳳陽縣小崗村農民
延長承包期是定心丸
本報記者 孫 振
39年前,冒著風險按下紅手印﹔近年,又把分到的土地交出去發展規模種植。當年的大包干帶頭人、70多歲的嚴金昌,見証了土地從包產到戶再到集中流轉的歷史轉變。
“當年為了溫飽,現在為了致富。”嚴金昌說,把土地流轉出去有收入,到流轉土地的企業做管理員賺工資,家裡還經營著農家樂。這幾天,他又籌劃在自家空地上再建一棟三層小樓,擴大農家樂經營規模,“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我們可以甩開膀子干了。”
兩年前,安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首批頒証在小崗村啟動。村民周黨之拿到了自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証,創辦了蔬菜合作社,還利用確權証辦理了10萬元的家庭農場融資風險補償基金貸款。
“政策越來越好,咱還不得鉚足了勁兒干!”最近,周黨之正打算引入火龍果種植,利用小崗村每年80多萬的游客量,開展旅游採摘。
村黨委副書記、村委會主任周群之表示,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極大鼓舞了我們的斗志。我們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睡大覺,村裡打算爭創5A級景區,相信將來能吸引更多游客到村裡參觀游玩。
湖北武漢市江岸區吉慶街
老商街煥發新活力
本報記者 程遠州
百年吉慶街,曾是老漢口風俗名片。去年底新街異地重建開張,再現老漢口的商業繁榮。
重新開街不到一年,吉慶民俗街已成為武漢市民的休閑好去處。老通城、蔡林記、四季美等餐飲老字號均在此開店。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我們就是混合所有制企業。下一步,我們要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把民俗文化發揚光大,打造好武漢歷史文化商業街區,讓老街煥發新活力!”吉慶民俗街商業管理公司董事長、商圈黨總支副書記胡鳳枝說。
武漢蔡林記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永中介紹,蔡林記吉慶民俗街店平均每天能賣出5000碗熱干面。每天傍晚,還有漢劇、楚劇、民間技藝等表演。為此,吉慶民俗街成立了藝人管理公司,組織30多位藝人參與演出。
為了吸引年輕消費者,吉慶街與支付寶平台合作,成為全國第二條移動支付口碑街,還准備推出網絡預支付促銷活動。“我們將吸引更多老字號品牌、民俗手工藝傳承項目和文化旅游項目入駐,讓吉慶民俗街成為武漢的旅游集散地之一。”胡鳳枝說。
山東大學師生
共育長青“理論之樹”
本報記者 張 垚 王 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山東大學當代社會主義研究所科社專業2014級博士生劉玉娣,對十九大報告中的這個論斷印象深刻。“我學的是科學社會主義專業。學了十九大報告,我對自己專業充滿信心。”劉玉娣高興地說。
“理論之樹長青!”山東大學政管學院科社系教授黃登學說:“十九大報告為我們指明了研究的方向,開拓了研究的視野。作為科學社會主義專業的老師,我不僅深感激動和振奮,更感到一種責任和使命,要為國家培養更多科社理論人才,要不斷創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大廈添磚加瓦。”目前,山東大學具備科學社會主義學科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完整的培養體系。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表示,要發揮好山東大學人文社科學科優勢,深入研究和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要學習好研究好傳播好十九大精神。”山東大學黨委書記郭新立說,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十九大報告,各級黨組織做到學習培訓全覆蓋,堅持理論結合實踐,提升學習實